[財務管理] 利率與債券

這邊主要是講解利率(Inernet rate)與債券(Bonds)的觀念.

首先, 了解利率要先了解兩種關係
資金供給者 = landor = Savor = Investor
資金需求者 = Borrower = Firm

利率的構成要素有六:
1. 實質利率(real internet rate, r*)
    即不考慮物價影響(通貨膨脹)的利率. 主要由消費的時間偏好(對消費者而言, 延後消費可得較高利息)及實質資產(借錢的人借錢從事生產, 希望借越多利息越低)所決定。

2.通貨膨脹溢酬(Inflation Premium, IP)
   指存款人因物價上漲導致未來購買能力下降所要求的補償。
   ex. 存100塊,  利率r* = 10%, 一年後可得 110.
         若IP=15%, 則一年後只剩下 110/(1+15%) = 95.65<100  比原來還少, 此時存款人會要求補償, 稱為溢酬Premium, 就是要貼錢啦。
所以, 考慮通貨膨脹溢酬而決定的借貸利率, 稱為名目利率(Normal Interest Rate, R)
R = r* + IP. (這是比較粗略的算法, 精確的名目利率稱為費雪方程, (1+R) = (1+r*)(1+IP), I don't know why...)

3.違約風險溢酬(Default Risk Premium, DP)
  借錢的人無法按時償還本金或利息, 都稱為違約(default).

4.流動性風險溢酬(Liquidity Premium, LP)
  存款者對於流動性差的標地要求補貼, 就稱為LP.  流動性就是指變現的能力.

5.到期日風險溢酬(Maturity Premium)
  存款到期日越長, 經濟狀況越難估測, 投資風險就越大.

6.稅賦溢酬(Taxability  Premium, TP)
綜合六項, 名目利率(Normal Interest Rate)  R = r* + IP + DP + LP + MP + TP

至於債券Bonds, 債券就是資金需求者(債務人, 債券發行者)給資金的提供者(債權人, 債券提供者)在資本市場上發行的有價證券(Security).
像是公司發行的,稱為公司債(Corporate Bonds). 政府發行的稱為政府公債(Government Bonds)

而債券的構成要素有五:
1. 面額 (Face Value, Par Value, F)
    借款的金額, 就是本金(Principal). 在台灣公司債面額為十萬,美國公司債是$1000


2. 票面利率 (Coupon Rate, C)
    契約書上記載的名目利率,及債務人每期需要支付的利息,又稱票息


3. 到期日(Maturity)
    債券合約終止日。通常公司債的到期日在5~30年內


4. 複息方式(Payment)
    利息支付的期間。一般而言,債券票息通常半年支付一次


5. 契約條款(Indenture)
    雙方共同遵守的條款,像是可贖回,可轉讓等條款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股票評價(Stock Valuation) - 股利折現模型

openwrt feed的使用

R 語言:邏輯回歸 Logistic Regression using R language (二)